甜甜圈不住我

我一向不好甜食,隨著年紀漸長,身體吸收糖分之後變遲鈍的感覺越來越明顯,雖然偶爾還是會嘴饞嘗鮮。我也不愛湊熱鬧,還記得Mister Donuts剛在台上市時那種誇張的排隊人龍,於是排隊買甜甜圈這件事幾乎從來不曾出現在我的腦中。
不 過還好遠在Mister Donuts在台灣掀起風潮前,我就遇見過波堤獅了。2004年夏天參加員工旅遊去了東京一趟,廣告公司的人似乎都對日本很熟,所以大家是以自由行的方式 隨意安排自己的行程。我挑選一天一個人四處逛逛,在東京都心看見了Mister Donuts的分店,門口的布旗上有可愛的波堤獅以及季節限定的橙醬口味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決定進去喝個下午茶。店裡的空間不大,挑選方式就跟現在台灣的 方式一樣,跟店員指示要買的口味然後到櫃台結帳,我點了四樣包括季節限定的橙醬波堤還有一壺紅茶,在二樓的落地窗前看著街景,一個人愜意地享受我的下午 茶。(現在才發現布旗上的標題是以日法混合的文法寫成的bon de natsumikan-好吃的夏蜜柑,真有趣)
我必須承認日本人在甜食方面微妙的味覺探索上真的到達了自虐的程度,當然我們都吃過甜死人不償命的和菓子或是紅豆湯之屬,但真正好吃的甜食也以不同的曼妙 姿態在我們的舌尖上起舞,於是不愛吃甜食的我有了與Mister Donuts接觸的美好回憶。回台之後,在Mister Donuts開了許多分店,排隊人潮沒那麼誇張之後曾經買過幾個甜甜圈來吃,而最美好的經驗當然還是回憶裡的初體驗,橙醬口味也一直沒再出現。
最近美國的Dunkin' Donuts重新在台上市,這次新聞稿以日美甜甜圈血統之爭為賣點,倒也吸引了許多媒體報導。星期二晚上結束法文課後,在寒風中騎車回公司加班的路上,嘴 巴裡突然渴望起甜甜圈的味道,於是稍微繞了段路到新開的店裡,與日式由店員服務的方式不同,以開架自選自夾的方式果然很美式,不過因為接近打烊時間,波堤 已經賣光了,只好挑了幾樣帶回公司跟同事分享,我只吃了兩個所以沒辦法像美食家那樣寫出長篇評論,唯一的強烈意見就是原味真是爆甜,聽留美的朋友說已經比 美國的降低甜度了,真不敢想像美國的到底有多甜,果然是霸氣的美帝,甜也要甜死你。
下次有機會去日本,應該還是會去Mister Donuts挑幾樣口味來嘗,在台灣,甜甜圈怕是圈不住我了。(下圖就是我的Mister Donuts初體驗)
立 法委員王淑慧想要將她揚名國際的鞋子在網路上拍賣掉,我覺得她實在是太低估她鞋子的價值了,以目前所聽到最高價一萬美金的雙倍,大約台幣64萬元來說好 了,花了這筆錢之後,這雙鞋子就屬於私人,不管物主妥善放進保險櫃收藏或是擺在家中展示,一般人都不可能再看到,台灣新聞如此快速大量地發生的結果,這雙 鞋很快就會被遺忘掉而迅速貶值,不只是物主個人的損失更是國人的損失。
當 多數朋友已結婚生子成為居家男人或者開始培養若干代表成熟的興趣嗜好如爬山喝茶品紅酒抽雪茄打高爾夫,我還是偶爾會不服老地跟年輕友人跑跑夜店。跳舞本 身對我本身並沒有造成太大的肢體傷害,但當整個舞池擠滿了瘋狂蠕動的青春肉體,總是會浮起淡淡的哀傷,因為很清楚地知道他們要的與自己要的並不相同。
其 實電影的英文原片名Babel就是這部劇情錯綜複雜橫跨多國的影片所要傳達的主題。Babel,聖經故事中的巴別塔,當 時人間只有一個民族、一種語言,人類想集合眾人之力建築一座直達天界的高塔,這種挑戰神權的作為,後果是神把人類分為多種民族、多種語言,人類自此不再團 結,巴別塔於是不及完成,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
這是我的第一本張愛玲。在這十數年間被奉為經典之後,我反而覺得有空再讀就好,因為略顯遙遠的時空與文字,必須沉澱心思才容易進入,其實多數的經典就這麼被我放在書單的最底部。
起初讀來,或許是年齡相仿的緣故,對於書中年少情懷很能引起許多共鳴,不免也讓人想到自己的青春時光,而對於音樂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裡充滿了許多意義與詮釋,也生出或多或少的感慨。
我很害怕電影或是小說裡出現的小鎮風景,如瑞蒙卡佛的小說裡的美國中西部鄉間,或是許多英國電影中常出現的已經沒落的煤礦小鎮。去年底金馬影展看了一部山下敦弘導演的「
買了香蕉,吃之前忍不住隨手亂拍,本來想模仿Andy Warhol幫Velvet Underground設計的
